五类,超五类、六类、超六类、七类网线的相关介绍:
1、五类线支持百兆的传输速率,以前使用的比较多,目前已经慢慢的被淘汰,被超五类线代替;
2、五类线传输的信号频率为100MHz,传输的最高速率是100Mbps;
3、市面上还有一些五类线,在五类线的外表皮一般标有“CAT.5”的字样,比较容易辨识。
1、超五类网线目前是网线的“主力军”,市面上流通的网线一般以超五类网线为主;
2、超五类网线的支持的最高传输速率高达1000Mbps,一般用于100Mpbs的网络中;
3、相对于五类网线,超五类网线衰减更小,抗干扰能力更强;
4、超五类网线的表皮标有“CAT.5e”的字样。
1、随着千兆组网的流行,六类线也慢慢的开始流行,支持千兆网络,经常被称为“千兆网线”;
2、六类线提供了200MHz的综合衰减对串扰比和整体250MHz的带宽;
3、六类线主要用于千兆网络中,传输性能要远高于超五类网线的标准;
4、六类网线的表皮标有“CAT.6”的字样。
1、超六类网线是六类线的改进版,最大的传输速率可达1000Mbps;
2、相对于六类线,在串扰、衰减、信噪比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
3、超六类线主要用于温度较高的特殊场合,在40度时仍然能够达到六类线20度的性能;
4、超六类线的表皮标有“CAT.6A”的字样,经常称为6A线,并且大多数有“十字骨架”;
1、七类线是一种屏蔽双绞线,主要用于万兆网,传输速率可达10Gbps;
2、七类线中,每一对都有一个屏蔽层,四对线合在一起又有一个公共的屏蔽层,外观上比常用网线要粗很多;
3、七类线可以提供至少500MHz的综合衰减对串扰比和600MHz的整体带宽。
网线接法
1.一一对应接法
这种接法要求双绞线的两端芯线要一一对应,一端的第1脚与另一端的第1脚颜色一定要一致,而且4对芯线通常不分开,即绞在一起的两条线,排序时相邻排列,这样做出来的双绞线通常称之为“直连线”。这是一种很随意的制作方式,一般很少被采用,且传输速率上不去,这种网线一般是用在集线器或交换机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双绞线色标及水晶头线序.
2.1-3、2-6交叉接法
虽然双绞线有4对芯线,但实际中往往只用到其中的2对,即水晶头上的第1与第2和第3与第6脚,它们分别起着收、发信号的作用。这种交叉网线的芯线排列规则是:网线一端的第1脚连另一端的第1脚或第3脚,网线一端的第2脚连另一头的第2脚或第6脚,其他脚一一对应即可,线对的颜色没有要求。这种排列做出来的通常称之为正接线或交叉线.
3.标准接法
这是一种最常用的网线制作规则,也是网络布线工程中所采用的标准制作方法。
标准接法能满足100M带宽以上的通信速率(与网线质量和标准有关)。它的接法虽然也是一一对应,但每一脚的颜色是相对固定的。标准接法的网线接头制作方法有以下两种。
T586-A标: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
T586-B标: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制作网线时,如果网络两端所采用的线序都是A标或是B标,那这种方式制作的网线称为正接线;如果网络两端所采用的线序一个是A标,另一个是B标,那这种方式制作的网线称为反接线或交叉线。
注意事项:
百兆以太网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技术,相应的超5类网线、RJ-45模块及面板等都已经相当便宜,并且质量较为稳定,因此,网络布线的设计目标通常很容易达到。但是对于基于6类布线系统的千兆网络,布线时要格外注意。
6类布线系统在传输速率上可提供高于超5类2.5倍的高速带宽,在100MHz时提供超5类300%的ACR值。在施工安装方面,6类比超5类难度也要大很多。
施工时有以下六大事项需要注意:
①由于6类线缆的外径要比一般的5类线粗,为了避免线缆的缠绕(特别是在弯头处),在管线设计时一定要注意管径的填充度,一般内径20mm的线管以放2根6类线为宜。
②桥架设计合理,保证合适的线缆弯曲半径。上下左右绕过其他线槽时,转弯坡度要平缓,重点注意两端线缆下垂受力后是否还能在不压损线缆的前提下盖上盖板。
③放线过程中主要是注意对拉力的控制,对于带卷轴包装的线缆,建议两头至少各安排一名工人,把卷轴套在自制的拉线杆上,放线端的工人先从卷轴箱内预拉出一部分线缆,供合作者在管线另一端抽取,预拉出的线不能过多,避免多根线在场地上缠绕。
④拉线工序结束后,两端留出的冗余线缆要整理和保护好,盘线时要顺着原来的旋转方向,线圈直径不要太小,有可能的话用废线头固定在桥架、吊顶上或纸箱内,并做好标注,提醒其他人员勿动勿踩。
⑤在整理、绑扎、安置线缆时,冗余线缆不要太长,不要让线缆叠加受力,线圈顺势盘整,固定扎绳不要勒得过紧。